這次的團隊評估來了一位一歲又一個月的小男生
 物理治療師一開始先陳述了孩子整體的療育內容與目前的發展狀況外
 同時也進行一系列專業的臨床評估
 孩子復健這七個月來,進步很多
 在肢體動作上逐漸跟上兒童發展的里程碑
 孩子慢慢學會坐也學會爬
 在物理治療師的細心照護上也開始學習獨立站
 在跟家長討論的過程中,家長希望孩子現階段是否能強化語言的能力
 確實這位孩子的聲音真的少很多
 評估的過程很少聽到孩子的聲音
 不過最後討論的結果並不建議家長現在就急著上語言相關課程
 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的肌肉力量與動作技巧還沒準備好
 這位孩子有先天的心臟問題
 活動時,可以聽到孩子的呼吸聲有過大的情況
 且孩子在進行動作轉換時,或是持續使用肌肉時,會有不自主的憋氣行為
 加上孩子哭笑的聲音太少且聲音也都不夠宏亮
 綜上的線索都顯示出孩子在吸氣與呼氣的技巧運用並不是很好
 氣流量的問題,間接影響孩子發聲的動作
 肌肉使用的策略,也間接影響口腔的動作技巧
 當這兩者同時出現時,自然就會影響說話的技巧
 所以在策略上,先強化軀幹力量的使用
 因為個體吸氣需要肋間外肌、橫膈肌、胸鎖乳突肌、背部肌肉、以及胸部肌肉等肌肉群的共同參與
 呼氣則是需要肋間外肌、橫膈肌、肋間內肌、腹肌的共同運用
 當肌肉力量與動作具備了
 進行語言訓練就自然有效率多了